Qi
哲 学 思 考

 

漫谈“气” 的 哲 学

王  延  廷页

    中国哲学思想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当属春秋战国。不但“诸子百
家”各成体系地道出了互不相同的哲学思想,各家思想所达到的哲学
高度也是空前绝后的。自秦以后的二千多年里,中国哲学经历的是具
体化和世俗化的过程,几乎无人再能象诸子一般从如是的高度提纲挈
领地把握宇宙和人生的命脉。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也最具有哲学意义的当属儒、道、释
三家。释(即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道二家及其它本土思想相
与混杂,虽自成体系且枝繁叶茂,但其思想精髓仍根植于儒、道二家
之中。儒、道二家表面看来完全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思想体系,但追
源朔本,仍是出自同一源头。

    儒家代表著作为《论语》和《孟子》,道家代表著作为《老子》
和《庄子》。儒家完全着眼于对政体和人伦的研究,道家则从对宇宙
自然的哲学思考出发,阐述了自然和社会的运作规律,最后归宿于自
在内心的修养。那么《周易》算作哪一派呢?秦朝焚书坑儒时,因为
《周易》为卜筮之书而得以幸免;儒家则把《周易》奉为儒家经典;
《周易》中的阴阳变化又和道家“御六气之变”同出一辙。今人提及
《周易》,多摇头咋舌以为神秘天书,甚或视为邪术。以我之见,虽
然有人考证《周易》的成书较晚(战国甚至汉朝),但其所蕴涵的思想
却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周易》总括了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总
体规律,却又无一处实在地明指任何具体事物。这正是中国哲学思想
最为深邃的内涵所在,隐晦如《老子》者,也不过是对此某种程度上
的实例化。

   《黄帝内经》一般被视为中医学专业书籍。实则它对阴阳五行的
原理作了最为详尽、生动的阐释,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孙子兵
法》是一本兵书,但同时它从哲学的高度归纳出了矛盾对抗的运动图
象,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

    我只潜心研究过这几本著作,且现在身处异乡,手头连这几本书
都不全。本文不求严谨,注重阐述我个人对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认识
论和方法论的理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启发诸君,特别是
USTC904仍致力于物理研究的同窗们的思维。

    比较中西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可以体会到:总体而言,西方文化
的特点是自下而上,即先理解或确定了最具体、最细微、最实在的东
西,再用归纳法推及一般,总结出更大、更抽象的东西;而中国文化
则相反,先从大处着手,粗线条地描绘出事物总的原则,再用演绎法
推导出具体的事物。所以西方文化对事物构成的理解是“原子论”,
万物是由“原子”堆砌而成(当然现代的“原子”是基本粒子)。而
中国文化认为宇宙是“有物浑成,气运而生”。何者为对?依我之见,
二者都对,又都不全面。西方文化注重“其然”的实在结构,而中国
文化注重“其所以然”的功能。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较完整地
理解整个宇宙。

    本文不对中西文化作详细比较,但如果读者能把西方文化作为参照,
就会更好地领会中国哲学的本质和精髓 -- “气”。

    《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老子*十》:“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
除玄览,能无疵乎?”

    《孟子*梁惠王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没在《周易》中找到“气”字,但能体会到《周易》通篇都是
在阐述“气”的运作。请看《周易*系辞传上》:“在天成像,在地成
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黄帝内经》中“气”是基本要素,不胜枚举。

     那么用通俗一些的语言解释,“气”是什么?依照我的理解,从
自然哲学的角度讲,“气”是由事物结构产生的功能及功能对它物的
作用。具体到人就更为复杂,大体而言,“气”是人的器官功能、精
神、情绪和思想的一种有机结合。西方文化从结构入手,看到了一个
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宇宙;而中国文化从“气”入手,看到了一个
有机统一,顺理成章的世界。

    首先,为什么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
子*一》) 即“道”是万物之所以产生的根源。这一根源是可以加以描
绘的,但又不可能完备地加以描绘。由“道”产生出各种事物(“名”
)。这些事物是可以加以定义的,但又不可能给出一成不变的定义。
“道”开始运作,尚未实体化的时候,是“无名”的时候,是产生了
宇宙但宇宙里还是空无一物的时候。“道”实体化为“德”之后,开
始产生有形的事物,能够“有名”,是继续演化成万事万物的开始阶
段。

    我无法知道老子是怎么想出这两句话的,也不能确定他想表达的
意思是不是我理解的那样。姑且参照之,说出我的想法。

    依我的理解,我们这个宇宙产生的原因在于“有序化”的目的。
这一绝对目的导致了不可逆的时空的产生,这就是老子的“道”。为
了这一目的,对称性破缺而产生了各种实体化的事物,这就是老子的
“名”。至于为什么要“有序化”,因为我们的智慧也存在于此宇宙
中,用宇宙的子集去阐明宇宙,是一个“自指”的过程,是不可能说
清楚的。这就是老子的“非常道”的一个方面。

    其次,这个宇宙是如何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老子*四十二》) 由“道” -- “有序化”决定了我们这个宇
宙必须出现。宇宙出现之初只形成了“时空”的概念,尚未把“时空”
实体化,宇宙还只是绝对的一种虚无,这就是“一”。这个“一”一
旦具体化为时空,绝对的虚无立即出现对称性破缺,产生各种相互矛
盾而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事物,即“阴”和“阳”两种属性,这
就是“二”。“阴”和“阳”并不是简单对立,还有使它们有机结合,
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演化的规律,这就是“三”。由“阴”、“阳”
加上规律,万物就此具体化和多样化。

    只有“专气致柔”的老子思考了上述“玄之又玄”的问题。
《周易》也只是简单地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
矣。”(《周易*系辞传上》)。然而一旦“万物化成”,各种对“气”
的详细分析就多了起来。

   《周易*系辞传上》:“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八卦为“乾,健也;坤,
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
悦也。”世间万物大致具有这八种性质之一。八卦再相重而为六十四
卦,则反映了万物运作的规律。《周易*杂卦》对六十四卦的性质作了
简短精辟的阐述:“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不应机械地把事物一一对应于六十四卦。卦并不是事物本身,也
不只是事物的规律,是事物运作的“气”,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加上其
所处的环境以及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合成。

   “相术”古今中外皆有,大多不是失之神秘,就是失之迷信。实
则“相术”所研究的问题,从哲学本质来说,就是对未来的预测。人
类几乎所有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未来,或至少和未来密切相关,
这是由时空发展的一维性决定的。所以对未来的预测是人类极为关心
的问题。依照拉普拉斯和牛顿的观点,时空中的一切都是决定了的,
所以未来的一切都可以精确地预言出来。这种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实则
证明了“算命”是绝对正确的。机械决定论否定了事物发展具有内在
的偶然性,把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夸大到极限,这也是很多“相术”的
共同特点。如果机械决定论是正确的,人类没有任何主观努力的自由,
只要机械地等待未来精确地到来。

    另一方面,认为事物都是偶然发生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显然更
加荒谬。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宇宙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所
以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周易》用“气”
的思维方法,既对事物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又提供了一种很
好的预测方法。尤其要注意的是,《周易》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人
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且强调对不同性质的人(如君子,大人,小
人,女子等) 和行为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人自身的主观努
力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举“泰”卦为例。“泰,小往大来,吉亨。” 总的来说,“泰”
卦是“天地交而万物通”,“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处在这一卦,
说明你的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你应该行君子之道,光明磊落,
这样才非常好。如果你干一些苟且之事,你的“道”就要“消”了。
然而“泰”也不是绝对的好,如果你除在“泰”的顶端 (上六) ,则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也就是说,事情发
展到“极泰”的时候,又要回到原先的样子。这个时候,不能因为在
“泰”而继续兴师动众,应该“自邑告命”,及时结束正在进行的事
情。如果仍然“贞”,守着自己的事情不知机变,则会“吝”,把好
事变成坏事。

    另外在《周易》中,大部份卦都要求行“君子”或“大人”之道,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应该暂时不行君子之道,甚至行小人之道。如紧
接着“泰”的“否”卦,就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在这种小人当道的时候,不应该“君子贞”,要相时而动,用灵活机
变的方法渡过难关,暗中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纵观整个《周易》六十四卦,无处不是事物的长消,确实是“易而
不居”。整本《周易》中贯穿着“气”的变化和流动,使你体会到万
物运作的道理,而又不拘泥于某一具体表象,囿于当前利益。

   《老子》通篇五万言,几乎是从自然、思维、政治各个角度阐述
“守气”的道理。“老子”的气是需要谨慎“持守”的,如“见素抱
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所以
虽然老子的思想中有着很深刻的辩证法,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
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总的来说,老子的思想过于消极、
保守,有些本位主义,对事物的绝对发展认识不足。我认为以老子的
思想为指导提高个人内心修养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对宇宙运动的整体
把握还是以《周易》为强。

   《庄子》是一部与其它中国古代哲学书籍风格迥异的杰作。它不
但议论的篇幅大大多于其它言简意赅的哲学著作,而且大量实用寓言
直观地说明深奥的哲理。从文学角度来说,《庄子》堪称中国文学史
上空前绝后的优秀之作。其潜词造句不拘一格,而又韵味隽永。《庄
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篇文章内段与段之间没有明显的承
上启下关系,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但当你联系文章的主题,前后
关联起来品味,就会发现它对段落的安排非常巧妙地蕴涵着对哲学主
题的阐发。

    把庄子的思想和老子比较起来看,庄子更为洒脱。庄子的本体论
思想和老子是一致的,认为宇宙由混沌演化而来,所以“无为”“无
己”是人生至高境界。但是和老子小心谨慎地“知雄守雌”相反,庄
子企图从意识上消除外界对心灵的羁绊,从而打倒无可无不可的境界,
实现绝对自由。

    庄子对辩证同一的问题论述很多,如“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
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
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第二》)  其目的在于说明
“齐物”,即各种具体表象并非其实质。事物的本质是浑同的、同一
的,所以才能做到“逍遥游”。庄子的自由主义是一种“德成神全”
的高层次的内心自由,并非“乱五色,淫文章”的低级自由。庄子对
万物洞察的深度,心胸的开阔,是无法言表的。这正是《庄子》既具
有极高的哲学性,又具有极高的文学性的原因。

    《庄子》并非完全出自庄周一人之手。普遍认为“内篇”出自庄
子本人,“外篇”和“杂篇”中大部份由后人编撰而成。所以《庄
子》全书虽然整体上保持了较高的思想和风格的一致,外篇和杂篇中
有许多和儒家思想融合的地方。如“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
详在于臣”(《天道第十三》),显然和孔子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相一致,和“内篇”中的庄子“齐物”思想很不相同。所以“外篇”
和“杂篇”有些文章虽不如“内篇” “诡谲诙肆”,但因其融入了儒
家的一些先进思想,所以对有些问题,特别是社会人伦方面的论述比
“内篇”要全面一些。

    从哲学思想的角度考虑,我认为道家对自然哲学及人与自然的联
系的阐述是精辟和深刻的,但它对人类社会考察时,强化了社会的自
然性而淡化了社会的人性,这是使其论述社会问题时显得消极、保守
的原因。儒家则正与之形成对立统一。儒家也是以“天人合一”为本
体论,但专注于人伦和社会的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与道家截然不同,
在具体表象上经常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论语》中处处显示出孔子行事的中规中矩,如“三年无改于父
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
四》),“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论语*乡党第十》)。这与道家,特别是庄子的自在条达完全相反。
但要注意,孔子的这些规矩都是他从做人的基本原则出发,推及到具
体事物上做出的规定,并非象后世儒者本末倒置,只知墨守成规,既
不知机变,更不知其所以然。

    若透过孔子的诸多礼数,去体会其为人行事的思想本质,会发现
许多与道家异曲同工之处。如孔子的“中庸”与老子的“冲气以为和”
如出一辙,都强调了事物的辩证性和行事要全面。孔子的“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和庄子的“大泽焚而不
能热,河汉□(hu4)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庄子
*齐物论第二》)  具有相同的内在精神。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七》)  
的自在潇洒和庄子的“ye(4)尾于涂中”何其相似!

    总体而言,孔子的思想体系与道家同出一辙,都可以从《周易》
的思想中找到其本体论的根源。只是孔子非常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责
任,而道家重视自然规律,把社会作为个人的对立面,导致了儒家和
道家在社会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近代西方科学加速发展,而中国哲学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西方
哲学有其固有局限,利用中国哲学作为其对立统一体,将会同时促进
二者的发展。